新聞中心
導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和醫學中心王均教授課題組與美國Emory大學聶書明教授課題組合作,發明了一種微型“納米航母”藥物遞送體系。
中國科大王均教授課題組日前與美國埃默里大學聶書明教授課題組合作,發明了一種微型“納米航母”藥物遞送體系,實現更加有效的抗腫瘤藥物遞送。研究成果發表在一期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刊》上。
納米藥物遞送系統,在將具有活性的藥物分子遞送到腫瘤細胞的過程中,面臨著復雜的生物環境和多重生物屏障。小分子化療藥物或小尺寸藥物載體(小于10納米),在血液循環中容易被腎臟過濾快速清除;合適尺寸和表面特性的藥物載體(如100納米)能延長藥物血液循環,并有效地從腫瘤病理狀態下不完整的血管中溢出,但難以擴散到整個腫瘤組織,無法有效接觸腫瘤細胞,導致藥物遞送的失敗。
王均教授課題組與聶書明教授課題組利用一個較大尺度的納米載體(約90納米)運載多個小尺度納米載體(約5納米),并將藥物攜帶在小尺度載體上,形成復合的多級藥物輸送體系。在其進入血液后,復合結構的納米載體能夠延長藥物在血液中的循環時間,并從腫瘤血管中溢出,進入到腫瘤組織。緊接著連接大-小尺度載體的化學鍵斷裂,釋放出小尺度載體進一步擴散到整個腫瘤組織,有效地將抗癌藥物輸送到腫瘤細胞。這種微型“納米航母”藥物遞送體系,改變了過去抗腫瘤藥物遞送所存在的技術難點,實現了更加有效的抗腫瘤藥物遞送。